失蹤之謎

杜子卿的裝置作品 I Love You More Than My Own Death,以欺詐為中心概念,探討我們對權力、貪婪和個人利益的迷思。杜氏在審視人性意識時,尤其在身分形成和自我呈現的各種表現形態中,刻劃出一個浮游於希望與絕望、謊言與事實之間的曖昧領域。

要了解杜子卿的創作意念,我們有必要探究身份建立過程中的微妙動力,並從中獲得啟發。他不著痕跡地把高尚和媚俗的文化徵象匯聚一起,並欲把國際藝壇和娛樂界之模式拉近,這些元素都充分描繪其作品之多重意念。自1990年代起,他便利用這些建構來審視個體在一個資本主義和追星社會的社會政治道德,他的藝術把追求物質和名聲的慾望與自我形象連結起來。如果我們利用傳媒文化來摸索身份,並盲目尊崇一些眾人皆知但無人認識的「明星」,將會有甚麼後果?我們究竟在掩飾甚麼生命空隙?在治療甚麼傷痛?

杜子卿的作品帶出身份在社會中的代表性和邊緣化之問題,把個體呈現為環球消費主義、或東西對立下種族及殖民霸權的「受害者」。他所引用的手法傳達及反映現代及歷史文化所製造之信念和社會接收訊息之迴響。杜氏擅長採用曖昧和幻覺來表達寓意,並透過裝置的多種元素來強化它們的效果。這些元素包含豐富而浪漫的喻象,摘自歷史資料庫和電影、電視遊戲節目、音樂、廣告和時裝的消費主義夢幻世界。

杜氏早期的作品把人性潛在的自戀傾向,透過誘惑的時裝媒導表露無遺,並從作品中作出自我反思:「如果我們不能光芒四射,揚名天下,就是否代表一文不值?」他利用相對的高尚和媚俗視覺文化指標作為意識模型,然後把自己和觀眾投入建構身份的過程中,並質問:「我們究竟是誰?我們希望成為哪種人?」

這些問題牽引到藝術家的主要觀點:身份是一個並不可靠的概念;自我形象隨著時間而不斷調整和改良,並受外在變遷的環境所影響。踏入二十一世紀,隨著科技和科學突飛猛進,這種情況將會加劇。然而,或許個體的轉型正反映人類心靈所需的調適,屬於既定的反應。在 I Love You More Than My Own Death 中,其中一個情景是自我似乎已離開了舞台,只剩下一些虛幻不實的「身份」痕跡,而這個主題亦正是杜子卿的作品的主幹。

杜子卿於威尼斯雙年展展出的裝置作品以 I Love You More Than My Own Death 為題,而這個命題亦是探討欺詐的最先線索。題目直指威尼斯雙年展歷史中一件鮮為人知的醜聞:紐約藝術策展人 Christian Leigh 於1993年製作「I Love You More Than My Own Death」(亦稱「Transactions」) 的「大型跨代藝壇盛會」1,展示了多位著名但鮮為人知的藝術家、設計家和建築師的作品。有趣的是,這個展覽的誕生本是基於Christian Leigh個人的知名度,但日後卻被發現當中原來充滿著欺詐與瞞騙。

展覽結束後被揭發原來他並未為計劃籌得足夠的經費,所有參與計劃製作的人員最後亦無奈地空手而回,而意大利當局亦把作品扣押了五年。2 事實上,Leigh被不少人視為江湖騙子,一個短暫而神秘地滲入了藝壇的人,留下一個欺詐與混亂的爛攤子。藝廊負責人Thaddaeus Ropac回憶說:

「我想 [Leigh] 在威尼斯太貪心了:他的開支和野心完全失控,只顧妄想有人會替他結賬。展覽開始前他帶我預先參觀展品,另外還有兩位收藏家在場,他們均印象深刻。在舉行盛大宴會後的第二天他便消失了,從此銷聲匿跡。」3

其中一個原因杜子卿引用Christian Leigh的展題,是由於該計劃在國際最受推崇的藝術舞台上意外慘敗,而杜氏亦深受這位藝壇巨星墜落的惡名和Leigh的失蹤事件所觸動,所以嘗試從Christian Leigh的身上,印證這種自我身分的深層探討。

Leigh消失後,藝壇亦很快發現他一直在吹噓自己,他的身分始終是個謎 (據說是生於布魯克林的 Ezra Saftia),他成功以不同的創意工業創造連串的身分:Kristian Leigh (年僅18歲的女裝品牌設計師)、Christian Leigh (極富影響力的當代藝術策展人及藝評人) 及C.S. Leigh (電影編劇及導演)。專欄作家Adrian Dannatt形容Leigh 為「失蹤及重現的大師」,「每次失蹤他都會改掉名字」,並留下「可疑的形跡」。4

然而,我們又能否怪罪Leigh? 即使只是曇花一現,他只是按遊戲的玩法為藝壇提供所需的演員及元素:知名度、名人巨星、耀目光芒的豪華盛會?而1980年代的C. S. Leigh更被視為21世紀的先驅 — 一個對名人生活方式充滿幻想、傳媒對人格聚焦的年代,更甚者是現在每人都有機會透過參加公開比賽,像《美國偶像 》(American Idol) 和 《天橋驕子》(Project Runway) 等同類型的電視節目,取得明星的榮譽和地位。從社會廣義的層面看,正如這些電視節目所標榜,我們是否需要不斷追求嶄新的經驗?究竟C. S. Leigh的不斷轉型是意味一種病態,抑或是對新鮮刺激的正常追求?我們是否都走在這條路上?

美國心理學家Mark Stone在《生活謊言及自我欺騙》(Life-Lies and Self Deceptions)一書中,利用魔術師的掩眼法比喻來解釋,自欺如何能變成一種正常且不易被察覺的潛意識行為,他稱之為「生活謊言」。生活謊言是指「一種把自己從不確定和自卑的境況中挽救出來的技倆」,同時亦是「抵擋殘酷現實的一面盾牌」5。如Stone所言:

「我們只看到魔術師想我們看的。透過把我們的注意力轉移至他/她希望我們專注的事情及地方去,而不是實際發生的事實,我們便給欺騙了…雖然我們不會當自己是魔術師,但我們事實上在玩魔術和進行無數的心理幻覺。它們均以生活謊言的方式出現。」6

杜子卿的 I Love You More Than My Own Death 以生活謊言為命題,還有經大眾文化衍生的爾虞我詐和欺騙出賣。事實上,杜氏引用C. S. Leigh在藝壇的越軌行為,只是輕擦表面,用意是提示觀眾往更深層次揭秘。

杜氏的裝置刻劃了歷史上有關欺詐和偽裝的意象,焦點放在娛樂 (魔術表演) 及社會文化政治 (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和當中人物) 兩個領域。20世紀中期毛澤東文化大革命的悲劇,透過一幅幅色彩斑爛的成熟芒果、桃和石榴的立體照片裝置展現出來。像在盤轉的遊戲老虎機上的光亮生果,這些極富誘惑的影像承諾為參與遊戲者帶來財富與享受。然而,隨著觀者的位置轉換,三維空間的立體影像亦隨之改變,突顯出一片原來被誘人生果所掩藏的鬼魅影像。這些鬼影魅像使人聯想起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事件,當時馬克思的社會政治運動承諾要實現一個強大、繁榮和人人平等的中國,結果卻帶來廣泛的文化鎮壓,導致不少中國人民遭監禁和死亡。

在另一個具多重層面的副題上,杜子卿引用了19世紀末兩位魔術史上的經典人物,其中一位是金連福 (Ching Ling Foo),生於北京的魔術師,1898年在美國演出大受歡迎;而另一位是程連蘇 (Chung Ling Soo),同期人物,實際上是一名叫William Ellsworth Robinson的美國人。Robinson在台上台下均化身成「一流的中國魔術家」,在他掩飾自己本來面目及種族時,事業亦因而扶搖直上,直至1918年在表演首本戲空手接子彈時中槍身亡,他的真正身份才被揭露。

I Love You More Than My Own Death 引發有關個人和社會關係與真確性的問題,以及我們如何理解自己在世的行為。我們相信些甚麼?當生活於一個愈來愈重視表面價值、並藉此掩蓋社會問題的過剩文化中,我們是否有困難為道德立場尋求妥協?沒錯,不論象徵意義是代表遙遠的文化大革命,抑或其他更多重的歷史和文化意象,我們皆可以全心全意觀賞芒果、桃和石榴的美態,而無視它們所隱喻的深層徵象。但如果我們刻意漠視程連蘇的掩飾,而樂於接受欺騙所帶來的娛樂價值,這又是否置個人的道德和目標於不顧呢?

或許C. S. Leigh這條變色龍和我們的分別並不大,他是一個轉型者,為了在舞台上以一種新姿態出現,他不斷尋求轉型,畢竟當表演終結,觀眾的熱情冷卻時,不就需要利用掩眼法來延續驚喜和挑釁,讓遊戲可以繼續玩,讓觀眾和藝人繼續投入這不解之謎嗎?

Donna McAlear

-----------------------------------------------------------------------
註:

1. Alexi Worth, "The trouble with Christian - Whatever Happened to Christian Leigh - Biography," Artforum, March (2003) (January 25, 2007).

2. See Carol Vogel, "'Captive' Works are Being Freed," New York Times, March 20, 1998 (January 25, 2007).

3. Thaddaeus Ropac, cited in Adrian Dannatt, "The Talented Mr. Leigh," The Sunday Times Magazine, August 7, 2005 (January 25, 2007).

4. Dannatt, Ibid.

5. Mark H. Stone, Life-Lies and Self-Deceptions (Chicago: The Phaneron Press, 2002) (February 10, 2007).

6. Stone, Ibid.




杜子卿

土生土長的杜子卿曾多次參與國際性展覽及擔任策展人,其作品獲澳洲國家畫廊、悉尼發電廠博物館及昆士蘭美術館收藏。杜氏於1994年獲倫敦卡姆登藝術中心及國際視覺藝術學院邀請舉辦個人作品展;2002年,温尼伯美術館曾對他的裝置藝術作品進行研究。此外,杜氏現為香港南華早報及英文虎報藝術及專輯版的特約作者,並於過去十年從事傳媒工作。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STAR FAIRY by the Curator